顾卿打定主要让三个孩子去做此事,便让三个孩子商议能干什么。
李锐和李铭从小养在府里,四肢不勤五谷不分,除了李铭说可以让下人捐出不要的棉袄,李锐说可以设粥厂、联系国子监的太学生们帮忙,其他再有建树的,竟也说不出太多来。
倒是李钧从小长在乡野,知道许多事情。
“京城受灾,官府必定会开仓放粮,也会贷米贷衣。
只是雹灾不比饥荒,许多人家房子毁了,柴火湿了,有米也无用。”
李钧想了想,又说道:“如今设粥厂自然是比散米好,只是这粥厂,一定是要设在受灾最严重的地方。”
顾卿点了点头。
京城里的老百姓过的都比一般乡下务农的要好。
但是任何一个城市有富人居住的地方,就会有穷人居住的地方。
她也是想着穷人居住的地方受灾肯定更严重,心中揪心那些受灾的人能不能也有屋顶可以遮蔽风寒雨雪。
“那就是在西城和南城了。”
李锐比李钧和李铭要熟悉京城,“西城大部分是穷苦人家,南城有许多手艺人,都不是富户。”
“雹灾虽来的突然,但比其他灾荒要来的快,走的也快。
饥荒之年,听说还有许多人饿死在去粥厂的路上,我们设这粥厂,只是为了在官府之前调剂其间,真正起到作用的,还是官府其后的散发米面,赈贷钱粮等。
所以我们可以多设粥厂,以便于饥民打粥,但却不必持续太长时间。
一旦官府赈济下来,便可不做。”
李钧又说到:“至于流民安置问题,等粥厂撤出,或晚上收厂,粥棚自然就可以给流民居住。”
“施衣也是如此。
今年通州汾州大雪,朝廷要求赈灾,一定余有不少冬衣。
只是这事情如果上下牵扯,衣服肯定是发的很慢,我们施衣就是为了能让这些百姓能少受一些冻。
一旦朝廷发的冬衣下来,百姓就可以安然过冬。”
李钧一提到救灾,两眼放光。
“只是这些事都要尽快去做。
堂祖母说要分工,我看确实该如此。
一来省事省力,二来又可以按各人擅长的去做。
堂祖母从中调配,事情也做的容易些。”
“那我等冰雹稍小,便去西城看看究竟,再联系其他好友,今晚一同商议粥厂的事情。”
李锐见堂兄说的有理,便自告奋勇接了府外的事情。
“那我召集管事娘子,向家中下人征集冬衣。”
顾卿想了想,“只是这衣服该如何补贴……”
叫人家白拿衣服,就算她是主子,怕也是不会干的。
就算干了,心里也会怨怼。
“按新旧程度分甲乙丙三档补贴,写了签子回头一起领钱就是。
奶奶别管料子好坏了,好料子都是我们赏的,他们既然愿意拿出来的,就肯定是最不乐意穿的那件,有钱补偿本就得了便宜,若不愿意拿,也不勉强。
最多叫管家出去想办法再筹措一点冬衣。”
李锐不比顾卿,他是正儿八经的少爷,向来只有命令下面人做什么,没有求谁做事的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
相邻推荐:家有蛮妻 豪门权妇 嫡女归来之盛宠太子妃 王妃还俗王爷请接驾 一厘米的阳光 强行染指 总裁,重新从心爱你 我的鬼胎老公 大豪商,掌家娘 贵女多娇 总有人治得了你 盛宠之名门医女 重生之将门毒后 皇后心计 人界客栈 影后重生之豪门萌妻 早生贵宝 崔氏玉华 农家绝色贤妻 妾无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