吉普车飞驰在巴丹吉林边缘的胡杨林中,正值中午,艳阳高照,前方的吉普车扬起的尘土漫天飞舞。
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西部阿拉善高原,属于高原沙漠,沙丘的流动性特别大,据说绝大部分沙丘都属于流动性沙丘,扬沙非常频繁。
吴邪、王盟、黎簇和另一个叫马日拉的人同坐一辆吉普车。
黎簇觉得这个马日拉的名字,可以有很多种解释,有些解释还颇好玩。
一路上,吴邪开始说一些有的没的,跟黎簇讲一些他应该知道的资料。
比如说,在这个队伍里,吴邪用的化名叫关根,他伪装成一个旅行作家,而黎簇则是作为他的摄影助手。
王盟用的是真名,作为他的生活助手。
马日拉则是专门负责和其他人沟通的翻译,马日拉是蒙古族人,会当地的好几种方言。
他们从北京出发,飞机落地之后又换乘汽车,一共三辆车,在他们前面的一辆车上,是考古系的几个教授和他们的学生,后面的车上则是考察队合作投资方的人。
在三辆车之前,还有一辆当地部队的协助车辆。
四辆车组成的车队现在已经进入了政府的管辖区,这里是胡杨保护区,其他人不能随意进来。
他们并不会直接开车到达目的地,因为目的地外沿被大量的巨大沙丘包围着。
他们需要在前兵站找到骆驼,黎簇之前听那几个当兵的说,骆驼已经准备好了。
王盟一路上给他们念一些基础知识,也不知道他是从网络上的哪个破网页收集来的。
他说沙丘高大是巴丹吉林的显著特征,一般高达两百至三百米,最高峰乌珠木高达五百二十八米,是世界上沙丘最高大的沙漠。
高大的沙丘间分布有一百四十多个内陆小湖,当地人称为海子。
海子大部分是咸水,但是也有淡水的,十分罕见,这个黎簇百思不得其解。
海子的周围有着大量沼泽化草甸和盐生草甸,这些低矮的绿地是重要的放牧点和牧民定居点。
放牧者大部分是额鲁特蒙古族,这是一个相当古老的民族。
巴丹是沙漠发现者的名字,巴丹进入该沙漠时共发现六十个海子,吉林是蒙语六十的意思,所以后人就以“巴丹吉林”
命名此沙漠。
这里的海子是奇迹一般的景观,很多时候,旅行者的视线被沙山所阻挡,所以当翻过沙丘之后,看到被沙山环抱着的海子,水面竟然是碧蓝的,很多人会以为自己看到了海市蜃楼。
即使在风沙季节,沙暴中漫天的灰土,沙子环绕着的海子依然晶堂剔透,不会被沙子埋没。
很多人应该都看过微软操作系统中有一张图片,风吹沙飞所形成的沙山连绵起伏,错落有致,在不同色温的光照下,呈现出浅黄、橙黄和火红的色块,斑斓耀眼。
而波浪一样流畅的沙纹,在光影的作用下,变幻出各种优美的图案,有的像敦煌的飞天,有的像埃及的金字塔,有的像人影佛面,有的像飞禽走兽,有的具象,有的抽象,仿佛是集各流派的大型画展。
其中,腹地中的庙子海、诺尔图及其周围的沙山被认为是最神奇美丽的(这段描写来自网络)。
不过他们要去的那个叫古潼京的地方,好像和这些都没有关系。
古潼京据说是一个十分诡异的区域,被当地的额鲁特蒙古族视为“魔鬼生活的地方。”
在黎簇看到的资料里,他们此行的目的是考古和地质考察。
显然,吴邪让他伪装成摄影师后,就十分方便混人到这种队伍中。
这个人做的这种打算,还是十分精明的。
沙漠一望无垠,他不知道是什么命运在等待他。
干燥的空气让黎簇背后的伤口瘙痒难耐。
自己背上奇怪的图形,盗墓贼混入考察队,吴邪的那些似乎很严重的话,让他时不时地涌起难解的焦虑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
相邻推荐:张居正 明月如霜:全3册 当爱情遇上科学家 军装下的绕指柔 你好,旧时光 爱的天空下雨了 原生之罪 三生三世枕上书(上) 大周小冰人 人鱼恋爱法则 女不强大天不容 我的波塞冬 兄弟 如果可以这样爱 (上) 泡沫之夏(全集) 我想和你过好这人生 我一直在你身边 致命邂逅 我在西藏这些年 如果你爱我